• 客服一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客服二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欢迎访问雅安适应心理研究所官方网站!WWW.YSPSY.COM.CN

暑假来袭,做好孩子的手机管理

时间:2020-07-29 16:15:09 来源:

信息化时代,学生越来越离不开手机,上网课、浏览课件资源、学习资料等等,使用手机为学习提供了便利,家长也会担心孩子沉迷手机游戏无法自拔,家长严防死守,不如理性思考:如何帮助孩子合理使用手机。
成浩从初中开始,沉迷游戏世界,平常除了吃饭上学,每天还要打6个小时游戏,等到了周末,更是不眠不休的坐在电脑前,聚精会神的打游戏。
母亲苦劝无果后,渐渐开始反思自己,会不会是教育方式上出现了问题。于是,转变教育思路,让自己先冷静下来。
她开始设立家庭会议,不再逼迫孩子,平心静气的寻求沟通机会,拉进亲子关系,陪他一起尝试了很多活动,学厨艺、旅游、学跳舞等,希望帮助孩子转移喜好。
好景不长,到了成浩高一时,执意要求退学成为职业玩家,这可急坏了成浩父母,“火焰正旺的时候,哪有办法灭掉?”
成浩父母压制住心中一万个不乐意,抱着“也许尽情试一次,就会厌倦了”的想法,全力支持孩子参赛。
比赛的结果可想而知,成浩输的很惨,在他气馁的这段时间,父母二人不断鼓励,使得成浩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,开始尝试新的方向,用心的学习,最终在高三那年考到了全校第一,拿到名牌大学4年奖学金的名额。
如今的成浩,名牌大学毕业后,入职了世界级的电子公司。回首这段惊人的改变,看到了父母的陪伴与信任,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。
孩子沉迷于手机。一种是控制型的家长。把手机没收,让孩子没有手机玩。一旦发现孩子偷玩,就责骂、批评、否定孩子,导致家庭战火不断。好像是获得了解决的办法,实际上却有很多潜藏的危害。
因为孩子对手机有渴望,父母却偏偏要控制或限制,孩子就会在心底积攒怨恨,迟早有一天孩子爆发,父母无法控制,轻则闹到家里鸡飞狗跳,重则亲子关系破裂。
事实上,家长控制得越多,反而会让孩子越沉迷。孩子认为父母不够爱自己,也不尊重和信任自己,越不让做的事情,偷偷地去做,反而更有乐趣。
由于被控制或限制了,孩子会想尽一切办法玩手机。比如借同学的手机玩,借他人手机,平常肯定要讨好他人,容易使孩子形成讨好型人格。甚至抢他人的手机等不好的行为。
一种是放任型的家长。有些家长,受不了孩子又哭又闹和各种撒娇,只好满足孩子的要求,让孩子玩手机,孩子玩的专心,家长获得暂时的安宁和轻松。
这种做法,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可以控制父母,对于如何获得手机,如何让父母变得心软,孩子一清二楚,因此,孩子会在家为所欲为,无法无天,永远学不会自律。
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,性格容易冲动、任性,以自我为中心。将来走上社会,自私自利,无法融入集体生活。
聪明的父母都懂得要教育好孩子,爱孩子,信任孩子和尊重孩子才是基础。面对孩子沉迷手机,他们采取“约定”的方式,而不是“规定”,通过培养孩子的自律性,而让手机对孩子有益。
约定好玩手机的时间。约定的时间要具体,目标要明确。
要双方约定,而不是家长规定。为了让孩子有参与感,并且感受到父母的爱、尊重、信任和理解,家长需要在约定中充分询问孩子的意见,而不是自己说了算。
然后孩子和家长一起商定哪一种方法比较合理,把不合理的划掉,最后留下的才是双方的约定。
在孩子闹情绪的时候能够守住底线,温柔坚持。维护规则比维护暂时安宁更重要,规则的维护是为了长期的安宁。
父母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。身教重于言传。当你让孩子阅读的时候,你也捧一本书。
可以培养孩子兴趣,安排户外活动。例如游泳、打篮球、踢足球、打鼓等需要手脚协调的活动,这些项目虽然不能马上提高成绩,但与玩手机相比,不仅能锻炼身体,还能交到生活中的朋友。
不要把手机作为奖赏孩子的工具。有些家长为了激励孩子,往往会许下承诺——“考得好就奖励你一部手机”,或者说“再做几道题就能玩会儿游戏”。
这些方法看起来省劲,其实是害了孩子。这种不良激励,只会让孩子更加无心学习,应付完了作业就赶紧去玩手机。

分享到QQ空间
分享到: 
上一篇妈妈两巴掌能让孩子跳楼 下一篇伤害你的是对事情的看法

 

Copyright @ 2012-2013 yspsy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17107号

设计制作:蚯蚓网络  媒体支持:雅安全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