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生活中,人们也会经常用“闹情绪”、“有情绪”、“情绪化”,来形容正处于糟糕情绪状态中的人,语气中还会或多或少的带着贬义。
“坏”情绪,包括焦虑、抑郁、恐惧、愤怒、悲伤、嫉妒、委屈等等,它们使人意志消沉、心烦意乱、难以完成目标、严重影响人际关系,还会使自己的身体受到波及,它们使人的身体和心理陷入痛苦。
“坏”情绪成了我们势不两立的敌人。于是,我们对敌人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手段来打压,以图能消灭它们。
可是,我们的“坏”情绪真的就变少了、消失了吗?令人沮丧的是:没有,从来没有,甚至在有些时候它们卷土重来的机率反而增多了。
“坏”情绪是怎样出现的
造成如此局面的原因,也许就是我们把“坏”情绪当成了敌人。当我们想消灭敌人时,它们为了自己的生存奋力反抗,发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攻。打压越猛烈,反攻越强烈,大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势头。在战争中,没有赢家。
想扭转如此糟糕的局面,我们必须变换想法和做法,化敌为友。
首先,我们要先明白,“坏”情绪从来不是为了伤害我们而出现的。它们用自己的存在、暴发和呐喊,在提示、保护、唤醒着我们,他们用富有特定含义(各种情绪体验)的方式在向我们通风报信、传递信息。
情绪不是敌人,它们是盟友,而且是最忠实的盟友
所以说是最忠实的,是因为情绪从不会说谎。他们会把我们最真实、最底层、甚至被我们压抑的自己都不知道的情感表达出来。
所以,每一个情绪背后都是一条通往真实自我的通道。它引导我们去抵达真实的自我,让我们有机会成熟和成长。
“坏”情绪在传递什么信息
你的情感需要未被满足,你渴望被关注、被尊重、被理解。
情绪是以人的需要(或者说是欲望)为中介的。当内在或外在的刺激符合我们的需要时,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,反之便会引起消极的情绪。
请你仔细观察自己,当你在人际关系中感到很愤怒,但随后又出现委屈或悲伤的时候,可能就中了这一条。
此时,你最好放下指责、抱怨和攻击,觉察自己的内在需要。当这些需要被自己看到时,你的情绪和后续的行为就会发生变化了。
你曾经的创伤仍未疗愈,你的伤口需要被温柔处理。
如果在人际关系中,你感到特别没有安全感、很难建立深入的亲密关系;非常自卑、敏感;或是对一些特定的情境极度回避。你会经常感到愤怒、恐惧、抑郁、很容易有被伤害感或被抛弃感、甚至有时候会焦虑发作,体验到濒死感。
那么,或许是来自曾经的创伤在通过情绪向你呼喊:你的伤口还在化脓发痛,你需要仔细的关照自己。
你这段时间的压力过大,需要放松、减压。
如果你发现自己最近很多时候都是焦虑的、紧张的、易怒的,那么你就检查检查是不是近来的生活或工作压力过大,你的承受力已经超载。不是坏事、急事才会形成压力,很好喜事、好事,比如升迁、结婚同样会形成压力,或是一些事情比较集中的发生也会形成压力的累加。
当情绪敲你的门,你需要自检一下,或是理解自己的情绪来源,或是对生活或工作做些减法,都会很快的让我们恢复更加愉悦健康的情绪体验。
不过,有的情绪信号也会象密码一样难以破译。如果你遇到困难,可以寻找心理咨询师的帮助。他们会用爱心、耐心和专业心陪你一起解读情绪、转化情绪、与情绪和谐相处,从而提升生活品质。
真心希望你今后不再用对待敌人的方式对待“坏”情绪。它们如此真实与敬业,值得我们永远把他们视为盟友。情绪没有好坏之分,但行为却有好坏之别。
任何情绪都应该被理解和接纳,但行为是要被管理的。当我们的情绪被理解和接纳后,我们往往也就不会再做出有破坏性的行为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