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客服一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  • 客服二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欢迎访问雅安适应心理研究所官方网站!WWW.YSPSY.COM.CN

习得性无助让你一事无成

时间:2022-04-11 15:05:36 来源:

为什么我总是什么都做不好?为什么我就不能谈好恋爱?......

发现自己努力了很久,但却始终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。因此,你开始觉得无能为力了,觉得自己摆脱不了“命运”。你开始觉得虚无,不再乐观,仿佛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。这种情况,心理学上称之为“习得性无助”。

美国积极心理学家之父塞利格曼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,发现在笼子里反复被电击的狗,多次实验后,即使笼门打开,狗也不会逃走。这是因为狗在先前的经历中,习得了“无论自己怎么努力都于事无补”的感觉,所以当它们终于置身于可自主选择的新环境中时,也已经放弃尝试。

 塞利格曼把这个现象叫做“习得性无助”。和塞利格曼实验中受电击的狗一样,如果我们总是在一件事情上遭遇失败,就可能放弃对此事的努力,甚至还会因此对自身产生怀疑,觉得自己“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”。

“习得性无助”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。习得性无助(Learned helplessness ) 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、心理状态。

“习得性无助”成就动机低,因为他们往往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,遇到困难时往往自暴自弃。他们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,因而不再指望自己成功。

“习得性无助”在生理特征、心理特征等各个维度上的自我概念均低于一般人。他们态度消极,对生活、工作毫无兴趣;与同伴相处大多自卑多疑,认为自己不受欢迎,因而与同伴的关系日渐疏远。

“习得性无助”的自我效能感低,对自己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,因而倾向于设定较低的工作目标,以避免获得失败体验。遇到挫折时,他们常常没有自信心,不会更加努力反而会选择放弃。

由于怀疑自己的能力,所以他们会体验到强烈的焦虑,身心健康也受到很大影响。

“习得性无助”的人学习生活经验往往是失败的,又经常受到权威或他人的消极评价,从而逐渐形成了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。他们会认定自己是一个失败者,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。还会固执己见,不能吸收别人的意见和建议,并以消极的方式重复不地对待学习等问题。

习得性无助的人从情绪上看,通常表现为烦躁、冷淡、绝望、颓丧、害怕、退缩、被动,容易陷入抑郁状态,情感上心灰意冷、自暴自弃、害怕学业、工作失败,并由此产生焦虑和其它消极情感从而在行为上逃避学习、工作和生活。

习得性无助行为,是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,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。当一个人将不可控制的消极事件或失败结果归因于自身的智力、能力的时候,一种弥散的、无助的、抑郁的状态就会出现,自我评价就会降低,动机减弱,无助感就由此产生。

如果在工作中,遇到工作效率低,令其他同事叫苦不迭时,虽然可以认为是自己的能力不足,但是从客观角度分析:自己刚进入部门,与自己以前从事的工作相差甚远,需要熟悉;可能是自己过于追求完美,太注意细节而忽视了工作效率。经过这样的客观分析,便能够对症下药的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,而不是一味的沉浸在“我不行”的状态中,不可自拔。
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并不是对所有的事情都习得性无助,而是针对某个或某几个特定的领域。当意识到自己处于低能量、低认知的状态下,建议你从自己擅长的事情入手,寻找成就感。

当你对某一个领域已经产生了无力感,在之前多次挫败,而又不得面对时,不要逼迫自己把这件事情做好,避免因要求过高,又陷入新一轮的挫败。

生活中,大多数无助与无力,其实都是思维被局限的结果。不妨尝试换个角度,寻一条新路,便会有新的景致和希望呢?

在人们一生之中都会遇到困难挫折,但是当问题产生时,请不要将内心沉溺于无助,逃避、放弃努力等行为,从现在开始,从小目标开始,克服习得性无助,行动起来吧!

分享到QQ空间
分享到: 
上一篇怎么面对亲人离开 下一篇停止内耗才能豁然开朗

 

Copyright @ 2012-2013 yspsy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3017107号

设计制作:蚯蚓网络  媒体支持:雅安全搜索